酿酒工艺
黄酒酿制原材料
绍兴黄酒以糯米为"肉”,麦曲为“骨”酒药为“魂",鉴湖水为“血”,积2500年之功力,才炼成"东方名酒之冠”。特别是其"鉴湖水"独有一功。“天下灵泉汇鉴湖,,制成佳酿色香殊”。鉴湖水源自会稽山麓中的36支小溪汇集而成,经岩层与砂砾过滤净化,含有微量矿物质,硬度适中,澄碧纯洁,极宜于酿酒,为他水莫及。
绍兴黄酒传承千年的酸制技艺:农历七月制酒药,八、九月制麦曲,小雪做酒娘,大雪前后投料开酿,用独特的复式发酵工艺发酵90余天,翌年立春开始压榨、煎酒,然后泥封贮藏,一般贮存三年以上方可上市。酒,越陈越香,越陈味越甘醇。
鉴湖水为“血”
清代梁章钜在《浪迹续谈》中云:“盖山阴、会稽之间,水宜酒,易地则不能为良,故他府皆有绍兴人如法制酿,而水既不同,味即远逊,”鉴湖水具有清透明、硬度适中、水色低(色度10)、透明度高(平均为0.86米,高达1.40米)、溶解氧高(平均为8.75毫克/升)、耗氧量少(平均BOD5为2.53毫克/升)含有微量元素等优点,同时冬季水温低,含杂菌少,是酿酒发酵适合的季节,故绍兴酒必重冬酿,是符合科学道理的。
糯米为“肉”
《汉书平当传》记载:“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樽,黍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中樽,粟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下樽,”“糯为上,黍为中,粟为下,”酿酒原料的不同,影响着酒的质量。当年的精白糯米具有蛋白质、脂肪含量低,且胚乳中淀粉含量相对高,糖化发酵效果好,酒液清,香气足;发酵后残留的糊精与低聚糖较多,使酒质醇厚甘润。
麦曲为“骨”
明《天工开物》记载:“凡酿酒,必资曲药成信,无曲即佳米珍黍,空造不成。”说明麦曲在酿酒中的重要作用。麦曲是以小麦为原料,经轧麦,加水拌和、踏曲、裁切等步骤来培养有益微生物的酿酒专用糖化剂。优质小麦具有蛋白质、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,且黏延性和疏松性好,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、繁殖;是形成酒体独特香味和风格的重要原因。
酒药为“魂”
酒药会生长出很多微生物,这些微生物所分泌的酶,比如:淀粉酶、糖化酶、蛋白酶、酒化酶等等,具有一定的生物催化作用。在酿酒时加曲,能够将谷物中的淀粉、蛋白质等物质转化成糖、氨基酸,糖分在酒化酶系的作用下会分解成酒精。
黄酒酿造的传统工艺流程
浸米
酒的起源与原始农业文明发展密切相关。在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,华夏先民已能够制瓦作陶和稻、粟作物的栽培,为酒的产生及人工酿制创造了客观条件,同时,酒渐渐成为原始部族时期的神灵祭品和治病之物。
蒸饭
↵
蒸饭是为了使糯米中的淀粉加热糊化,便于糖化发酵。蒸煮一定要达到熟而不糊内无白心、透而不烂、成熟一致。
落缸
↵
投料落缸就是将水、饭、麦曲拌和,接入糖化菌和酵母菌,放入缸内进行糖化发酵。
前酵·开耙
↵
开耙就是利用木耙在发酵缸中搅拌醪液的过程。通过开耙,可调节醪液上下品温,使发酵成分上下均匀一致,排出二氧化碳补充氧气,使糖化菌和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繁殖更好,这样能抑制杂菌入侵,使发酵正常。
后酵·坛发酵
↵
前酵结束后,即进行大缸醪液灌入酒坛,进行后发酵。灌坛的目的是使半成品减少空气的接触面积,不使酒精过多挥发,控制杂菌侵入,有利于酵母菌在低温缺氧状态下长时间发酵提高酒质。
压榨
压榨是使半成品带糟中的酒液和酒糟分离,即过滤成为清酒,便于煎酒。
煎酒
煎酒的主要目的:一是杀死微生物、破坏残余酶活力,使酒中各种成分基本固定下来,以防止贮存期间酒液酸败变质;二是促进酒的老熟,并使部分可溶性蛋白质凝固后沉淀,使酒的色泽变得更为清亮透明。
封坛
↵
黄酒经煎酒灭菌后,灌入已杀菌的酒坛中,坛口立即用经过煮沸杀菌的荷叶、箸壳包上,并用细篾丝扎紧。扎好坛口后,经由一定的剪修,由工人糊好泥头,作为常年封存的一道屏障。
酒质与自然气候的关系:好酒知时节
↵《礼记·月令》记载:仲冬之月,乃命大酋,秫稻必齐,麴蘖必时,湛炽必絜,水泉必香,陶器必良,火齐必得,兼用六物,大酋监之,毋有差贷。
传统冬酿黄酒发酵时长示意图
人在大自然面前要做的就是顺其自然,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的天性发挥好
绍兴酒原产地地理标志使用单位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绍兴黄酒传统酿造技术
绍兴老字号
通过H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
中华人民共和国绍兴酒出口企业
友情链接:永昌源
浙江大越绍兴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1021830号-1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绍兴
联系方式
销售(定制)热线:
地址: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新三江闸西侧
电话:(0575)85209988 / (0575)85641387
手机:15905756678
传真:(0575)85109902
淘宝店铺
公众号二维码
浙江大越绍兴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2345678号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绍兴